明末清初及清朝康熙年间,历经战事连连的四川,兵荒马乱、人丁稀少,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仅余下9万余人。为此康熙皇帝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元),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黄姓人家顺应朝廷诏令,举家移民进川。他们回望大别山,泣别举水河,溯长江,穿三峡,踏蜀道……凄风苦雨,抛别故土,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来到叙州府(今四川宜宾),最后几经周折在四川筠连县定居下来,迄今为止已达300多年的历史。
“筠连水粉”发明人、筠连莲花黄氏入川始祖墓(葬于四川省筠连县巡司镇鲁班山犀牛漀)
黄姓人家向来勤劳智慧,在迁徙出发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带上了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咸丰《云阳县志》记载),一是为了在路途中能填饱充饥,二是为了定居以后可用耕作种子。他们带得最多的还是用红薯制成的红薯粉,因当时战事及天灾等致使农作物颗粒无收,唯独红薯易种植而且有收成,他们把红薯加工制成红薯粉方便携带。
一家人拖儿带女,历经长途跋涉,沿途几近精疲力尽,干粮所剩无几,唯红薯粉最多!有一天,他们好不容易找个地儿歇歇脚,在巴山中的一小溪旁搭建了窝棚,父亲正在整理即将搭建完的房子,母亲在旁生火做饭,她正拿出红薯粉准备给家人做饭时,儿子跑了过来,边跑边喊:“娘亲,我饿了!娘亲,我饿了……”!“儿啊!又饿了啊!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你看娘这不正在做着了嘛!”母亲亲切的说道。“娘亲又做粉糊糊啊,天天都吃这个,我都吃腻了,不要吃这个,不要吃这个,我不要吃嘛!”饥饿难当的儿子撒娇着道。“这孩子,不吃这个吃什么呢?其实我们已经没有其它能吃得呢,只有这个红薯粉,我们现在能有这个吃已经很不错啦!”母亲说道。“不要不要就不要嘛!”儿子略带哭腔的央求着。这时在一旁的父亲走了过来:“儿啊,我们现在只有这个红薯粉啦,没有别的可吃的了”。儿子继续高声道:“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就不吃这个难吃的浆糊了!”不懂事的边喊边哭,弟弟妹妹们看到哥哥这样,他们也一起跟着哭起来,边哭边喊:“我们也不吃这个粉糊糊,真的好难吃也,不要不要……!”父母看着儿女哭闹,束手无策、好生心疼!母亲强忍眼角之泪,踉踉跄跄的去哄三个小孩,父亲满脸无奈的端起盆子去河边打水,他一边打水一边捉摸着什么……!其实他也想给大家做点不一样的餐食,但现在确实只有这个红薯粉了,他也没办法。锅里水烧着,他也在寻思着,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做法来让这个粉变得稍微好吃一些,不会象浆糊那样难吃。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他还没想出什么好法子,只好一如既往的做粉糊糊。锅里的浆糊刚刚做好,他突然起身站起、一拍脑门:“咦!把这红薯粉加水揉和煮粉团试试,但愿能好吃点。”他看看锅里已经做好的浆糊,又觉得把做好的糊糊倒掉太可惜了,索性把锅里的糊糊直接倒进了装粉的盆里,用做好的粉糊糊替代了水(现在做粉条用的熟芡),因为加了浆糊,粉团越揉越软,他揉了好一会儿,红薯粉已经揉得很有绵性很有劲道的样子了,此时锅里重新烧的水已经烧开,他拿起一砣粉来准备做饼团,可能因为加了热浆糊(熟芡),揉来揉去就是不成团,抓起粉饼就直往下流,滑滑的、长长的,似钢丝一般,站得越高就会越流越细,他索性站了起来,把手指微张开,流下去的粉越细了但还是没有断掉,他试了几次想做饼团都没有成功,照样流出去成了线条状,此时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没有办法,他只好让手里的粉直接对着锅里流下去,待粉流完后,先下的条状粉从滚水里浮了起来,他立刻用筷子捞来看了看,感觉象熟了的样子,想着刚出锅可能太烫嘴,干脆放冷水里凉凉才不至于烫着孩子们,于是就捞出来放在装有冷水的盆里降温。捞完后他立刻夹起一根粉条放嘴里,迫不及待的想尝尝这东西的味道,没想到整根粉条很滑溜的就钻进了肚里,他感觉这个粉条比他们以往的浆糊(粉糊糊)好吃,他接着又吃了一根,照样还是很滑溜的就滑下了肚,特别顺滑爽口的感觉,他马上开始如法炮制,很快就将盆里的粉全部用手漏的方式做成了大小不规则的粉条,完后他略带兴奋的叫道:“来来来,吃饭了,大家快来尝尝我的手艺”。大家马上围了过来,见状便不假思索的问道:“这是什么呀,能吃么?怎么一条一条的啊!”父亲缓缓的言道:“这是俺最新发明,大家天天吃粉糊糊(浆糊),知道你们吃腻了,所以给你们换换口味,大家快尝尝!我的新发明好不好吃?”母亲边给孩子们往碗里盛粉条边问道:“他爹,你做成这样,能吃么?”孩子们在吃粉条的时候都象父亲尝味道的时候一样,很滑溜的就下了肚,都感觉这个东西吃起来比那个粉糊糊好吃,一不会糊嘴,二还不会糊锅以及粘碗上。妻子边吃边问道:“他爹,你这是怎么做的呢,感觉比我们平常吃的粉糊糊好吃多了”。“对啊。爹!说说你都是怎样做的呢,我们都感觉今天这个粉特别好吃,特别滑溜,特别爽口!”孩子们也异口同声的说道。父亲道:“我想给大家改善口味换种吃法,等我把粉糊糊都做好了才想到做粉团(粉粑粑)煮给大家吃,可是我又舍不得扔掉已经做好的糊糊,我就把锅里的浆糊直接倒盆里和着粉一起揉了,等我揉好后才发现这个粉好软,拿到手里它一直往下流,要做成粉团(粉粑粑)有点难,没有办法,水也开得不行,我索性就让它流到锅里,出锅后就做成你们现在吃的这个粉条条了”。他说完后,妻子和儿女们都一直不停的说这个粉条条比以前的粉糊糊好吃,而且吃起来还比较爽口滑溜,大家一致赞同以后的粉就这样做来吃。大儿子道:“爹!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小儿子和女儿也说道:“对呀,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以后我们要让爹爹做给我们吃”。父亲:“那应该叫什么名字好呢,我也不知道啊”?大家面面相嘘,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知道叫什么。最后还是父亲说话了,“我看这样吧,我只是用粉加了水以后做成的这个食物,其它什么也没有加,我们直接叫它‘粉水’吧,大家觉得如何”?母亲道:“粉水,好象有点绕口哦,不如把水字放前面吧,叫水粉好了,顾名思义就是水加粉嘛,这样易记上口”。“水粉,好啊好啊,就叫它水粉,我们以后天天有水粉吃咯!”大家都赞同母亲取的这个名字很好听很顺口。从此以后,他们一路上都没有做那个难吃的粉糊糊(浆糊)了,一直都是吃着这个水粉到达定居地——叙州府筠连县(今宜宾市境内)。他们定居下来后,经过艰难苦作、辛勤耕耘,虽然有了足够的粮食做为主食,但黄氏后裔依然一直延续着吃水粉的习惯,只是经过多年的变革,水粉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在吃的时候还加入了更多的佐料,使其变得更加美味爽口。
黄氏家人生性忠厚善良且贤惠,他们定居筠连后,为了让大家都能吃到他们发明创造带来的美味,常常做水粉来招待乡邻,让大家一同分享自家先辈独家发明的水粉美食。遇灾荒之年,因红薯易栽种,所以收成甚好,他们就把红薯粉加工工艺以及黄氏祖宗流传下来的水粉制作工艺毫不吝啬传授给广大乡民,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定居筠连县的黄氏先祖,随着几世繁衍,他们也成了地地道道的筠连人,为了生计,开始有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他们出门久了也会想念亲人和家乡的美食,在书信往来间往往会在信的最后以一句“思家人、念水粉”结尾。而筠连的家人在回信时也会在信后加上一句“若思家人念水粉,则回,筠连水粉等归之”,他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思念亲人或想念家乡的美食了就回筠连来吧,筠连水粉等着你回来吃”。久而久之,这个水粉就被人们在前面加上了“筠连”二字,大家都习惯的称呼水粉叫“筠连水粉”了。
因为筠连水粉是湿货,所以无法存放,更不易运输,筠连黄氏入川第三世祖黄绰把筠连水粉进行了改良创新,他把刚从锅里捞出来即食的水粉(带水的湿粉条)挂在竹杆上进行晾(晒)干,然后再捆绑包扎后存放,这样晒干的水粉易于长期存放和长途运输。每次需要食用的时候也很方便,把干水粉放回水里进行浸泡,浸泡后再进行各种方式的烹饪食用,工艺经过这样改良后的筠连水粉即保持了它的特有营养,同样还保留了它鲜美滑爽的口感及味道。后来大家为了区分,就把经过晾晒工艺的称为筠连粉条,去掉了那个水字,把即做即食的继续称为筠连水粉。这就是筠连水粉的来历,也是为什么筠连粉条远近闻名、倍受亲睐的原因。